11月28日上午,深圳地鐵建設迎來新里程碑。地鐵12號線、6號線支線正式投入運營。
兩條新線投運后,深圳地鐵運營總里程將突破500公里大關,刷新至529公里新高度,推動深圳多層次城市交通網絡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。
地鐵12號線線路全長約40.54公里,采用全自動運行模式,設計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/小時,設車站33座,串聯了前海、南山、寶安等多個片區,是深圳地鐵四期開通線路中站點最多、附屬工程最多、換乘站點最多的線路,是名副其實的“換乘之王”。
鳴嘯科技MIT參與了12號線的車載乘客信息系統建設,MIT的車載PIS平臺已獲得SIL2體系認證,在濟南、北京、深圳等項目中得到充分驗證,確保深圳12號線全自動運行各種場景下乘客信息服務的需求,全方位保障乘客的安全、舒適出行。
作為“換乘之王”,12號線與6條地鐵線路交匯,沿線東西向道路轉換節點較多,大大提升了與沿線區域路網交通轉換力度,將充分發揮沿線區域應有的城市功能。
鳴嘯科技MIT同時參與建設的地鐵6號支線,全長6.13km,采用全自動運行模式,設計時速達120公里/小時。設光明、圳美、中大、深理工4座車站,線路起自光明站,止于深莞邊界,在光明站與6號線實現換乘,預留了東莞、深港合作區的延伸條件,是連接深莞的“學子通勤線”。
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,深圳的軌道交通建設是支撐灣區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石。近年來,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一路高歌猛進,地鐵不斷刷新的里程數,凸顯著建設交通強國先行示范的軌道引領作用。
地鐵是現代化城市的交通脈搏,是城市發展的強勁引擎。鳴嘯科技MIT將持續專注城市智慧地鐵建設與升級,向未來智慧地鐵,人、物、車、站一體化等一系列智能應用場景智能系統建設,邁出堅實步伐,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的智能化新發展。